
【A嫩說冷知識】|你好奇過紅綠燈的由來嗎? 馬路三寶們請看紅綠燈好嗎!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Karol D)
馬路三寶無視的紅綠燈,你了解多少呢?
“馬路如虎口“這一句經典名言相信大家都聽過,隨著科技的進步,監視器及行車紀錄器的發明也讓許多行車糾紛獲得很好的排除,但即便是汽車駕駛在路上行駛,有著汽車外殼的保護,都免不了有機率遇到車禍事件而受傷,更別提人包鐵的機車族群了。
尤其大家最為聞之色變的“馬路三寶“,更是潛伏在我們身邊的一種可怕存在,他們仗勢著他們無所畏懼的自信,視所有交通號誌與紅綠燈為無物。
儘管這些馬路三寶層出不窮,但我相信多數人還是都乖乖遵守交通規則的用路人,那這一篇就來講講“紅綠燈”這一個發明的由來以及相關的趣聞吧!
紅綠燈的由來你感興趣嗎 ?
紅綠燈誕生時的雛型樣貌(燃油信號燈)
紅綠燈的最早起源要回溯到1868年12月9日的英國,當時於英國倫敦的西敏宮前的大橋街(Bridge Street)、大佐治街(Great George Street)與國會街(Parliament Street)之間的交界地帶,由當時的一名鐵路工程師“約翰·皮克·奈特“所提出的第一個以煤油為燃料的交通信號燈。
也就說這個燃油信號燈就是現今所有紅綠燈的祖師爺。
即使這一個劃時代的發明相當地偉大,但它卻在短短的23天之後便被禁止使用了,其中的各界說法不一,比較多人認同並採納的則是該燃油燈爆炸導致其中的天然氣洩漏,且造成一名員警殉職(也有一說是受傷),而其後就要一直等到20世紀初的時候,才逐漸在美國各地被廣泛地使用,但無論如何,它的發明已經給了我們人類的便利生活帶來了長遠的啟發。
紅綠燈一開始的顏色設計(你知道是紅藍色的嗎?)
說到紅綠燈的第一印象,我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紅綠黃三種色燈所組成的一種交通疏導工具,但其實它的最初樣貌並不是三個顏色,而是僅僅由 紅色 跟 藍色 所搭配使用的一種形式。
這個就得從交通運輸的需求說起了,根據歷史的研究資料可以得證,在18世紀中期的時候,當時因為馬匹運輸的需求日增,雖說改善了人類往來及輸送貨物的便利性,卻也時常發生馬匹踢傷人的意外,為此“約翰·皮克·奈特“便發明了以紅藍雙色為主的交通信號燈來管制交通,重要的一點是此時人類尚未將電力系統導入紅綠燈當中,仍以人力為手段來變換不同顏色之間的燈號來疏導交通。
十八世紀婦女穿搭風格影響(紅藍色改變為紅綠色)
接續上一段的資料,儘管奈特發明了紅藍雙色的交通信號燈,但當時在一些交通流量過大的地區,仍不時有交通事故的發生,這也讓他的心中有了改善此交通號誌的念頭,他參考當時英國女性的穿衣風格來做為新型交通號誌的靈感來源,女性們習慣透過不同色系的衣服來區別自己的身分,紅色代表已婚,綠色則代表未婚,奈特最後便決定將交通信號燈由紅藍雙色改為紅色、綠色組成的雙色。
(電力系統)取代(人力)作為紅綠燈驅使方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相關圖片)
隨著時代的進步跟演變,全世界各地的國家也因應各地的風土民情對交通信號燈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西元1912年時,美國鹽湖城的一名警官提出了以電力為發動的信號燈,但只設置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城的歐幾里德大道和第105大道的拐角處,仍未達到全面普及的程度。
西元1914年,美國的一家交通信號燈公司決定採用該警官的電力號誌的想法,製作出了全世界第一款的電力信號燈系統,從這時開始人類便脫離了以人力掌控交通號誌燈號的時期。
(紅黃綠三色)的完整型態的紅綠燈登場
西元1920年時,這時候的交通信號燈的發展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城的一名警察“威廉·帕茲“,因為在屢次的交通管制的勤務當中發現到一個非常驚險的情況,那就是每當數個交通交界路口的交通流量過大時,倚靠多名警察維護交通的方式其實是很危險的,只要一側的警察未將場面控管做好,就有可能發生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在紅燈及綠燈以外,多新增一個黃色燈號,以作為紅綠雙色之間的緩衝地帶,而此黃色燈號代表的就是“’警告“或“停車“,此信號燈發明之後,便很有效地改善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
交通法規與紅綠燈等交通號誌的搭配
在人類的交通系統演變史當中,當然也不是只有紅綠燈蓬勃發展,其他各種燈號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最終在1968年時,聯合國出版了《道路交通和道路標誌信號協定(點擊連結可供參考)》,裏頭的資料對各種交通信號燈的定義作了明確規定,各個國家也根據自身的情況做些微調並頒布於國人得知。
紅綠燈的相關迷思與趣聞
紅綠燈是為了汽車發明的嗎?
應該會有很多人抱持著這個迷思,認為紅綠燈的存在不就是為了汽車、機車的往來順暢所發明的嗎? 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喔。
有認真在看上面段落的人就會知道,紅綠燈一開始被發明是為了解決牛車運輸時產生的交通事故,並不是用來舒緩汽車等交通工具的順暢喔,紅綠燈是在1858年的時候就發明了,而汽車則是要等到1885年的時候由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所製造的一台三輪汽車,理所當然這台車子就被視為汽車的老祖先了。
燈號的數量代表的意義也不同
我們現今生活當中最常看到的就是紅綠燈的形式了(紅、綠、黃三種顏色),但在世界各國其實有著各種不同的燈號呈現,有些地區使用單一號誌,有些地區使用雙重號誌,更有些地區也同時使用三重號誌顯示或多重號誌顯示。
單一號誌
單閃黃燈、單閃綠燈及單閃紅燈在各個國家當中又有著不同的意義,單閃紅燈在美國代表「停車再開」,但是在法國的話就必須完全靜止。單閃黃燈則代表警示用路人前方有緊急情況。
雙重號誌
多發生在一些交通繁忙的路口或是鐵路平交道之類的區域,藉由燈號的轉換來提醒各個方向的用路人,藉此避免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
多重號誌
取決於地域的不同,像是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以及加拿大的三個海洋省份,此處的多重號誌就有別於一般的紅綠燈形式。

眼尖的人就會很輕易地發現它與一般紅綠燈的不同之處,除了在紅綠燈的基本設定之外,更是在左右兩側同時安插了分別地紅燈燈號,以及在綠燈的設定之下又安插了直行及左右轉的元素,我個人覺得這個算是蠻有創意的,而且來自四面八方的用路人也可以很方便的根據交通號誌來運行。
日本的紅綠燈長的不太一樣,綠色竟然是藍色的?

(圖片來源:點這裡看原圖)
紅綠燈,顧名思義就是由紅燈跟綠燈組合而成的,但這個概念在日本卻完全不適用,因為日本當地人已經習慣稱呼綠燈為「藍燈(青信號),這個情況是因為風土民情影響了民眾的習慣,日本政府也很貼心的在西元1973年發布了一項法令,將日本全國紅綠燈中的綠色色調都調整地接近藍色一些。
據日本當地的資訊指出,原來這個青燈(青信號)的約定俗成是導因於媒體力量的渲染,在西元1930年的時候,日本當局從歐美引進了交通信號燈的模式,並將此燈號首度安裝在東京的街頭上,而這個外來引進的產物也在當時的媒體間引起熱議,當時的許多媒體使用了「青信号」一詞來稱呼,而漸漸地,人們也就適應了這個說法直至今日了。
台灣屏東縣限定的戀愛紅綠燈,另類網美打卡景點?

(圖片來源:點這裡看原圖)
這個戀愛紅綠燈算是我親眼看過也覺得非常有趣的一個交通號誌的展現,屏東縣的政府在全縣內各個熱門的觀光景點推出了戀愛版的紅綠燈,其燈號展現出了一個愛意滿滿的畫面,描述著小矮人從原本孤身一人的單身狗,到有了一個穩定交往對象的戀人,熱戀時期過渡到懷孕之後,有了孩子之後的溫馨感也讓許多看到的人很感動。
藉由這一個行銷的方式,除了讓用路人改變了對於交通號誌以往死板板的印象,也讓屏東縣的觀光印象分數有了一個很好的提升,看了真的讓人感到會心一笑。
最後總結
以上針對紅綠燈的由來及發展做一個大致的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多少讓各位有了些許知識的吸收,另外就是希望大家還是盡量跟身邊的親友宣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根據交通部統整的資訊統計:
台灣近年來的交通事故案件數量,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還多,從2017年的2700人,直到2021年時,該年的車下亡魂已近3000人,另外從國人2020年10大死因中來看的話,事故意外更是攀升到了第6名的可怕紀錄。
當中車禍發生的族群當中,主要仍是以老年人及年輕人的比例來的明顯,65歲老齡人口占全台灣人口數17%,但在車禍總死亡人數中卻高達41%;不過,車禍發生族群中仍是以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主因就是因為台灣的機車族群偏高,車禍死傷比例也因此高達83%。
綜觀所有可參考的條件來說,車禍發生的原因似乎往往都圍繞在老年人、機車族群及車流量過高的路口,希望大家還是要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的防護意識,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資料引用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把飲料當水喝很不OK|墨西哥人為何這麼愛喝可口可樂呢?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你知道統一發票的由來嗎? 還是你只知道享受小確幸呢?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薩普協會是什麼? 它就是非洲版的躺平族?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邊境鬆綁終於來拉! 順便科普幾個跟出國有關的冷知識吧!
如果您喜歡這類型冷知識相關文章的話,不妨可以追蹤上方的臉書粉絲團-『A嫩說|冷知識 |人物誌|影音評論』,每當有最新冷知識文章在那邊都會即時更新。
對於我為什麼會想分享這類型冷知識的文章感到好奇的人,可以讀讀我的這一篇文章了解更多:【A嫩碎念】何時開始經營部落格重要嗎? 為什麼我35歲才開始經營BLOG呢?
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一篇文章真的很有趣,也可以點選上方的社群分享按鈕,幫忙把這一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的人看到,你們的支持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