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嫩說冷知識】|梨泰院踩踏事件帶給我的省思|盤點世界前5大踩踏事件|人性恐慌的真實展現
這一篇要來探討的事件算是相當新的狀況,2022年10月29日(週六),也就是這兩天在南韓梨泰院因為萬聖節活動而發生的踩踏事件,因為傷亡人數慘重加上許多國家在第一時間都以頭條的方式報導,也因此讓南韓登上國際新聞的頭條版面。
而這一起事件也讓我想起多年前念大學的時候去高雄跨年的事情,那時候的我們再參加完高雄場跨年之後,就一起前往高雄捷運準備搭車回同學家過夜,沒想到當下身邊盡是滿滿的人潮,那種畫面簡直是只有誇張可以形容。
我們光是移動就相當困難,過程中數度還是呈現人抬人的情況,也就是大家幾乎都是以推擠的方式在移動著,現在想起來好險當時沒有發生什麼危險的後續,否則也是會讓大家遭受嚴重的傷害。
梨泰院踩踏事件帶給我的省思,其實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人類對死的恐懼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samer daboul)
梨泰院事件大致前後

(圖片來源:路透社相關圖檔)
(影片來源:BBC NEWS新聞的youtube頻道)
該事件發生於2022年10月29日晚上的10點15分左右,在南韓首爾地鐵站6號縣梨泰院站1號出口通往世界美食街的路上,該區域是一條長50米(寬4米)左右的小巷子,且路段呈現一個斜坡樣。
事件的起因肇因於一起意外事件,有人在人群之中跌倒,這一個狀況導致了周遭許多人同時遭殃也跟著倒下,災難就如同骨牌一般的擴散開來,人性的恐慌更是加深了傷害的力道,最後經證實造成150餘人不幸喪生。
究竟是為什麼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
事件發生當下,人性的恐慌意識作祟
這一點我想應該對於世界各國的人來說都是通用的,基本上恐慌這一種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給其他人的,尤其當下如果處於那種封閉且人群擁擠的地方,更是容易加速恐慌的傳播。
這種情緒我想台灣人都大致經歷過,像是不時發生的地震,當下的恐慌情緒相當濃烈,甚至是強烈到足以感到窒息感的那種誇張程度。
城市基本公設及道路不良/地形的明顯缺陷,進而埋下伏筆
透過該事件的調查資料,應該就很清楚的知道該事件發生在一個坡度明顯的斜坡上,在這種區域若是發生跌倒的情況,的確是很容易就造成踩踏事件的發生。
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比較算是政府的責任,就連世界各國都一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當中,必定都存在著某些路段,因為設計上的缺失引發使用不便的狀況,而這些看似微小的缺陷卻可能因為一些小事件引發導火線,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也說不定。
參考資料可以參考yahoo新聞的這一篇報導:
這一個因素,我想到了一個困惱台灣人民許久的狀況,如果你也是機車族的話就會感到共鳴,我們常常都會發現某些地區的路段對用路人非常不友善,像是動線規劃不良善就極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
生活習慣的重大差異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Mike Chai)
根據網路上許多旅居韓國多年的台灣人的說法,會發現他們在走路這一件事情上面,本質就有著和台灣人有著極大差異的一點,韓國人似乎因為生活壓力過於緊張,連走路的步調跟氛圍都相對急促不少。
雖然居住在都市的人的步調也是很快,但每逢遭遇跨年或是活動的這類大型聚會,我們遵守規則的隱性基因就會不自覺的發酵,妳想一下台灣的排隊文化應該就可以很簡單的明白我想說的這一段話了。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我並不是在訴訟韓國人的罪狀,也不是認為台灣人就會有這種情況。
目的很簡單,我只是想陳述這種有改善空間的生活習慣所帶來的影響,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多少注意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或許這些悲劇也不會因此而發生了吧。
盤點世界前5大嚴重的踩踏事件
在開始介紹前5大踩踏事件之前,先稍微科普一下到底什麼叫做「踩踏事件」吧。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踩踏事件是指人群由於恐慌,群體移動,相互推擠而推倒踩踏的事故。
相對地,因為人群擁擠引發的恐慌所造成的踩踏事件,也可能因為不同人群聚集的原因,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例如為了搶購商品、運動賽事的狂熱份子躁動,甚至是宗教朝聖這一類的莊嚴活動,都可能因此發生不幸的憾事。
TOP5-巴格達大橋踩踏事件(總計953人不幸罹難)

2005年8月31日,近100萬的伊拉克人民前往首都巴格達的一處宗教場所,準備進行一場宗教儀式,途中經過底格里斯河上的一座橋時,卻不知從哪裡傳來的人傳達的謠言,聽到有人即將採取自殺式炸彈攻擊。
不說還好,這個自殺式炸彈的謠言一出,瞬間引起橋上許多人的恐慌,大家便毫無目的的隨處推擠,這個恐怖的慌亂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TOP4-重慶隧道慘案(約992人-2000人不幸罹難)
(影片來源:【抗战史上的今天】官方频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youtube頻道)
照片太過血腥我就不附上了,想了解的人可以點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看一下。
主要的時間點就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當時遭遇日軍轟炸的重慶人民,紛紛躲進防空洞內避難,但戰爭的可怕跟害怕生命逝去的念頭,見間的造成人們的恐慌,最後也讓自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TOP3-尼古拉二世加冕儀式踩踏事故(約1282人-1389人不幸罹難)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相關文章-作者子屠龍)
(影片來源:人生賈心星的youtube頻道)
蘇俄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於西元18965月18日所舉辦的加冕的儀式登場,它同樣也遵循蘇俄的傳統,除了許多遊樂的活動之外,還會向民眾發放許多食品跟禮物,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這些獎賞來吸引民眾一起參與加冕的盛事。
但整體的動線規劃跟活動安排並沒有做好詳盡的計畫,由於民眾的瘋搶行為,間接的也造成推擠行為跟踩踏,最終不幸帶走了1300多人的寶貴性命。
TOP2及TOP1-1990年麥加朝覲踩踏事故/2015年麥加朝覲踩踏事故(1426人/2431人不幸罹難)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Konevi)
踩踏事件的最嚴重程度前兩名我就一起介紹吧,因為就本質上來說,它們就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而造成的事件。
(影片來源:窮奢極欲的youtube頻道)
麥加朝覲,一個全世界的穆斯林教徒都夢寐以求的宗教盛事,每年均會舉辦一次,依據穆斯林的宗教奧義,每一個身體健康經濟良好的穆斯林,在他們的一生當中都必須朝覲一次。
而朝覲對於所有的穆斯林教徒來說,雖然外人看來是單純參與宗教的活動,但對他們來說則是意味著自己內心心靈提升的一個過程。
根據相關資料指出,此兩次朝覲造成的傷亡,並非所有總數都是因為踩踏事件而產生,要知道朝覲之路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過程中除了要面對內心的精神力強度是否足夠應付的問題,還得對抗沿途的嚴峻天氣變化,所以總死亡數當中也有為數不少的人,是因為在朝覲途中自然死亡的關係而喪生的。
最後總結
首先,還是得先感嘆事件的發生,並希望這些罹難者都能一路走好,也希望後續的同類事件能夠減緩發生的頻率。
總結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踩踏事件,主要的原因還是要歸類於宗教與戰爭的因素,人們會因為宗教與戰爭的影響,而自動地將人群給匯集起來。
諷刺的是,參與宗教盛會的原因,是希望自己能夠因為宗教的洗禮而達到昇華心靈的回饋,而戰爭時人們的匯集,卻是為了逃避死亡的恐懼,兩方的共通點卻是都同樣的導向至死亡。
我個人有時候也會思考著「究竟死亡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呢?」,不過人類的生活也正是因為如此複雜,才造就了這麼一個獨特的世界。
希望逝者安息,RIP,也祝福大家往後的生活一切安好!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薩普協會是什麼? 它就是非洲版的躺平族?
延伸閱讀:【A嫩談人物誌】|種族歧視遺留的悔恨|台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
延伸閱讀:【A嫩碎念】|一封寫給老年的自己的信,試著玩味一切吧!
如果您喜歡這類型的相關文章的話,不妨可以追蹤上方的臉書粉絲團-『A嫩說|冷知識 |人物誌|影音評論』,每當有最新文章發布時,我都會在那邊即時更新。
對於我為什麼會想分享這類型文章感到好奇的人,可以讀讀我的這一篇文章了解更多:【A嫩碎念】何時開始經營部落格重要嗎? 為什麼我35歲才開始經營BLOG呢?
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一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也可以點選上方的社群分享按鈕,幫忙把這一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的人看到,你們的支持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這件事真的很可怕。
我想起有一年我也在高雄義大跨年,那時義大還沒蓋好。所以到處都是鋼筋外露,光進會場都要小心翼翼了,超難走,實在大多人,又在山區,散場時,我跟朋友都等其他人先走才離開。
突然想起,要是那種地點發生人潮推擠的事件…….嗯……
希望大家都平安。
這類的踩踏事件真的是層出不窮,尤其人類又是個怕死的動物,遇到恐慌反而更危險。
12年前也是去高雄跨年,結果人擠人讓我對群眾產生恐懼….如果恐慌時頭腦能夠冷靜,是不是才是”天選之人”?這樣子的情緒展現真的是太難
我大二的時候也是去高雄跨年耶,記得壓軸是我喜歡的伍佰老師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