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嫩說冷知識】|無奇不有|呼巴掌大賽的起源你聽說過嗎?

呼巴掌大賽的起源,看起來就超可怕的
呼巴掌大賽的起源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Nathan Cowley)

你是否被現實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了呢?

在這一個社會壓力極大的社會當中,我們往往有可能累積過多的壓力而無法宣洩,有些人透過一些正當的活動來抒發,有些人比較走偏可能就尋求不適當的方式來抒發,例如靠虐待自己來排解他內心的鬱悶。

虐待自己在醫學上可以稱作“自虐”,細分的話更可以分成關係型自虐和道德型自虐,簡單的來說,關係型自虐就是透過讓自己體驗痛苦的情感來博取他人的關心,而道德型自虐則是表現出楚楚可憐的模樣,想讓對方因此覺得丟臉,因此而取得道德上的勝利。

不過在這一篇裏面我想介紹的不是自虐,而是跟虐待有著某種程度關聯的一個活動,它就是在世界多國流行的呼巴掌大賽

我個人覺得挺奇耙的,沒想到世界上還真的有這種活動,重點是參加的人還真的不少,真心覺得這些人是不是生活壓力太大了阿,這個世界還真的是無奇不有阿。


呼巴掌大賽的起源,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據說這項比賽最原本是在美國發源的,最終傳到了俄羅斯竟然莫名其妙的流行了起來,甚至還成為了一個有制度的職業聯賽。

最誇張的一點,這個賽事甚至因應每個人的身材差異,制定了不同量級作為比賽的區分,直接把這個看似荒謬的活動升級成為一個專業(?)的聯盟,我想大概也是原創始人始料未及的一部份吧。

呼巴掌變成比賽? 正所謂江湖在走,規則要有(?

雖然多數看到這種活動的一般人都會覺得它就只是單純互相鬥毆的行為,但在呼巴掌比賽賽事的相關從業人員的心中,它就是一個專業的賽事活動,因此制定專門的規則自然是一件必須的事情啦。

呼巴掌大賽不同於古代人的糾紛,或是我們現今在路邊看到人在幹架那般,它有著自己專屬的規則。

規則果然不出意料地簡單又粗暴,比賽總計5回合

雙方互相輪流搧對方巴掌,只要有其中一方投降,或是直接被當場打暈都算輸掉。

若是5個回合結束後,雙方依然都站在比賽場上,這時候就由在場的裁判判定該場比賽的勝負。

另一個讓我覺得相當瞠目結舌的地方,這種類型的比賽只要確定舉辦,賽事主辦地都會提前準備好防護措施(例如醫護人員等),避免有危險情況的發生。

人類都是好鬥跟喜歡互相比較的動物

不得不說,雖然這種搧巴掌大賽的畫面效果太過驚悚,對於一般人來說肯定是無法理解,但對於這些參賽者及狂熱粉絲來說,它是一個極其舒壓又熱血的活動,光看全世界各地的多個國家都曾經舉辦過就知道它有多熱門了。

呼巴掌大賽的起源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Mikhail Nilov)

甚至還有參加呼巴掌大賽的選手,會選在比賽開始前的幾個月就開始自主訓練,看過最奇杷的訓練方法是會透過空手搧西瓜或是一些物品來增強呼巴掌的力道,那畫面簡直太過搞笑(抱歉🤣),不過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那一巴掌打在你的臉上,我想你大概就笑不出來了。

就像其他職業運動一樣,呼巴掌也能打出-呼巴掌之神(Vasily Kamotsky)

(影片來源:沙發人物誌的youtube頻道)

呼巴掌大賽推行之後,除了在多國引起風潮之外,也吸引了無數的粉絲前往觀賽,可以說是儼然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基於粉絲們的喜愛度的因素,就好比籃球之神是喬丹一樣,呼巴掌竟然也有其代表性人物,他的相關呼巴掌大賽的影片在網路上更是點閱率破表,他就是Vasily Kamotsky,他更因為在呼巴掌大賽的誇張表現,被粉絲稱為「耳光之神」。


惡搞無極限,呼巴掌變成火辣辣的搧屁股大賽(臉紅害羞😲

基於上面說到的搧巴掌大賽,就有非常具有商業頭腦的人把腦筋動到了女生的身上,以搧巴掌的原理改良之後,推出了搧屁股大賽來博取觀眾的眼球。

(影片來源:老侃的youtube頻道)

對於這一個段落要說的事情,我只能掏出一句經典名言來了,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無奸不成商」,也就是說商人對於商機是最為敏銳的。

搧屁股蛋的衝擊視覺及女性加成效果的威力爆發

這個策略一出,果然還真的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度跟熱議,不知道你看到事情演變成這樣是什麼想法呢?


最後總結

以往只會在八點檔中才會出現的搧巴掌的畫面,真實呈現在我的面前雖然看了真的有些莫名的刺激(我不是變態😅),但還是得提醒一下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啦,這種傷身的活動固然吸睛,但其可能造成的危險也相對來說更高。

依照醫學上的認知來說,如果因為打巴掌造成的損傷程度來說,輕微的話還可以讓耳朵慢慢恢復並修復聽力,但如果傷害過重的話,卻有可能造成永久的聽力衰弱、重聽甚至耳聾的情況發生,到時候可就是得不償失啦。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1篇文章淺談監視器的起源與利弊|台灣到處都是監視器是好或是壞呢?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把飲料當水喝很不OK|墨西哥人為何這麼愛喝可口可樂呢?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邊境鬆綁終於來拉! 順便科普幾個跟出國有關的冷知識吧!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古代人究竟是怎麼剪指甲的呢? 現代的指甲剪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延伸閱讀:【A嫩說冷知識】|你知道統一發票的由來嗎? 還是你只知道享受小確幸呢?


資料引用

getit01論壇針對自虐性人格的相關資料解說

沙發人物誌的youtube頻道的影片-餃子哥 Vasily Kamotsky 人物誌


如果您喜歡這類型冷知識相關文章的話,不妨可以追蹤上方的臉書粉絲團-『A嫩說|冷知識 |人物誌|影音評論』,每當有最新冷知識文章在那邊都會即時更新。
對於我為什麼會想分享這類型冷知識的文章感到好奇的人,可以讀讀我的這一篇文章了解更多:【A嫩碎念】何時開始經營部落格重要嗎? 為什麼我35歲才開始經營BLOG呢?
另外,如果您覺得這一篇文章真的很有趣,也可以點選上方的社群分享按鈕,幫忙把這一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的人看到,你們的支持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