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生死困局篇|何謂善惡? 誰能知曉?

大家眼中的壞人,在某些人心中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是非善惡,我想每個人對它的定義也許都不相同,誠如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戲名一樣,我們與惡念的距離其實很近。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很近|高分台劇的經典展現|死刑犯的糾結與拉扯
延伸閱讀:【A嫩談人物誌】|種族歧視遺留的悔恨|台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
而最近剛剛追完的一檔台灣劇集,以真實刑事案件改編而成的4個單元,前些日子追完之後最近也是開始敲打著鍵盤寫影評,想看單元一《出軌》的朋友可以點這裡: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出軌篇|百年軌(詭)案真假難分
這篇文章就接著來聊聊台灣犯罪故事的第二個單元吧,生死困局篇接續上演,究竟它又帶給我些什麼啟發呢?
《台灣犯罪故事生死困局篇》來源啟發
出軌篇為台灣犯罪故事中第二個登場的單元,由洪子烜與施虹如分別擔任導演與編輯。
劇情多少有些改編,但其主要的故事概念改編自一件台灣的真實刑事案件,它便是於民國73年於菲律賓發生的台商陳南光兄弟滅門血案,主角便是影射台灣犯罪史中著名的一名槍擊要犯「劉煥榮」。
其餘的三個單元,除了前面提到的《出軌》,剩下的兩篇我也會陸續的更新在網站上,若是對這一部戲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將這一篇文章儲存起來,我會將其餘的影評文更新於下方:
台灣犯罪故事惡有引力篇:【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惡有引力篇|孩子就是一張純潔的白紙
台灣犯罪故事黑潮之下篇:【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黑潮之下篇|服從至上是真理?
而它的主題曲由盧廣仲演唱,其改編的暗黑版本《天黑黑》我個人非常喜歡,好聽又極為貼近該劇,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擊文章賞文:
延伸閱讀:【A嫩聽好歌】|台灣犯罪故事主題曲| Crowd Lu-天黑黑 Cloudy Day|盧廣仲的好歌在添一首
《生死困局》主要演員介紹
生死困局的這一個單元,主要圍繞在王柏傑 飾演的李博勝/葉忠祐及李銘忠飾演的沈昌戎兩個角色展開,以下分別針對他們倆作介紹:
李博勝/葉忠祐(王柏傑飾演)

王柏傑在這一個單元劇裡面的表現我個人是蠻喜歡的,他扮演的是一名報社的記者,為了追求一起當年引起大眾關注的滅門血案的真相,選擇遠渡重洋地返回台灣。
卻沒想到…
他將以一種峰迴路轉的方式…
揭開那殘忍卻又暖心的真相。
沈昌戎(李銘忠飾演)

李銘忠在生死困局這一齣戲劇當中,飾演的是一個名聲響亮的槍擊要犯「沈昌戎」,新聞媒體形容他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凶狠罪犯。
在被警方逮捕並關押在牢籠之後,卻又因為諸多事蹟及話題性,被多名民意代表及人權團體發聲誓要對他進行營救,槍下留人的口號也是當時最為社會大眾所熟知的話題。
這一幕,就讓我瞬間連結到一個台灣犯罪史上的一名槍擊要犯「劉煥榮」,這一個單元的主角性格還原度算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環。
《生死困局》的劇情發揮

台灣犯罪故事這一類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的類戲劇,往往都會顧慮當事者家屬的感受,所以在劇情及角色設定的制定都或多或少會做些改變。
那麼就來看看在《生死困局》當中,哪一些地方我覺得值得拿出來討論跟分享吧。
真相內幕浮出水面,證明沈昌戎清白的同時,也變相地致敬劉煥榮

李銘忠飾演的沈昌戎,被認為是在影射台灣犯罪史上的知名槍擊罪犯「劉煥榮」,而其犯下的葉家滅門血案,也就是知名的菲律賓台商的台商「陳南光兄弟滅門血案」。
但根據劉煥榮本人的陳述及多名相關人員的了解之下,他本身應該是未涉入陳家血案的機率偏高,而這個情況也符合黑道兄弟之間流傳的印象。
根據跟劉煥榮相處過的許多人的記憶來看,他往往只針對作惡的黑道份子下手,堅決反對欺負善人老百姓,這也在在地顯示他仍保有人性最基本的善良之心。
而該劇在我看來,除了證明劇中沈昌戎在葉家血案是清白的之外,也變相地致敬現實中已伏法的劉煥榮。
每個人眼中看到的你、我、他,都可以是劇中的李博勝
誠如上一段說到的,我私心認為編劇是希望這種劇情的安排方式,重新帶給大家一種全新對善惡的定義。
一般人如我往往都是透過電視新聞上的片段來認識那些罪犯,但在他們的背後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情,並不是我們可以全貌性瞭解的程度。
劇中的李博勝,我覺得大家更可以把他當作這個社會上的任何一個人。
李博勝在追求真相面貌的同時,也正意味著,等同於整個社會群體一直在探討的議題:
何謂善惡?
我想,它很耐人尋味。
劇中由徐亨飾演的的逃獄慣犯陳兆萬,真實影射原型也很傳奇

這一個算是我自己補充的彩蛋,劇中沈昌戎獄中感情較好的獄友陳兆萬(徐亨飾演),當時我在看的時候,我的心裡就浮現一個人物。
追完劇之後,也特地去查詢了一下資料,果然他的原型是參考台灣史上一個經典的越獄慣犯「徐開喜」,或許之後有時間有可能花時間寫文介紹一下他的故事(?
《生死困局》一劇帶給我的感受
我想劇中的沈昌戎,或者你可以替換成劉煥榮也好,他們當初是受到了社會旁人甚至是惡勢力的逼迫,迫不得已踏入了江湖這條不歸路。
(影片來源:台灣啟示錄的youtube頻道)
但“歹路不可行(閩南語中的勸世語錄)“這一句經典的台灣諺語驗證了一切,儘管保有了人性,他仍得替自己犯下的罪刑負責,而這點也正是法律存在的意義。
我當初看到台灣啟示錄的這個劉煥榮的介紹影片時,除了知道他犯下罪刑的根本原因之外,也體認到了認份守法的重要性。
畢竟,就像劉煥榮說過的:「這些黑道當中的打打殺殺都只是匹夫之勇,那些如林靖娟老師捨身救幼童英勇殉職之流的人才是大勇。」
(影片來源:MoMoTV綜合台的youtube頻道)
而這一段簡單的話語,我想也是他用多年來舞刀弄槍的腥風血雨換來的經驗談吧。
最後總結
是非善惡,回歸到文章開頭的引言,每個人對它的定義都不盡相同。
許多幹盡壞事卻保有一絲良知的人出獄後,可能就此改頭換面地好好過生活,而許多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們,穿著看似西裝筆挺,背地裡卻喪盡天良地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總結的來說,還是希望大家腳踏實地好好過生活,畢竟把自己的人生過好,才算是對自己、身邊的人甚至是這個社會做到的基本尊重。
如果您喜歡這類型影評的相關文章的話,不妨可以追蹤上方的臉書粉絲團-『A嫩說|冷知識 |人物誌|影音評論』,每當有最新文章發布時,我都會在那邊即時更新。
而對於我為什麼會想分享這類影評文章感到好奇的人,可以讀讀我的這一篇文章了解更多:【A嫩碎念】何時開始經營部落格重要嗎? 為什麼我35歲才開始經營BLOG呢?
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一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也可以點選上方的社群分享按鈕,幫忙把這一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的人看到,你們的支持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