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嫩談人物誌】|種族歧視遺留的悔恨|台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
是非善惡,孰知真假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作者Mitja Juraja)
是非善惡,我想是許多人都爭論不休的話題,怎樣才是善良,怎樣會被歸類為惡念,其中其實存在許多灰色地帶,這也就造就我們在看待事情的時候,並不能輕易地去判斷一個人的本質。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很近|高分台劇的經典展現|死刑犯的糾結與拉扯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出軌篇|百年軌(詭)案真假難分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生死困局篇|何謂善惡? 誰能知曉?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惡有引力篇|孩子就是一張純潔的白紙
延伸閱讀:【A嫩寫影評】|台灣犯罪故事黑潮之下篇|服從至上是真理?
台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事件
在我們從小到大接收到的教育當中,學科內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並不包含歷史的原貌,其實人類的生活面貌是非常複雜的,盤根錯節的互動促成了我們今日生活的樣貌。
而今天要來聊聊的故事,從不同出發點來討論的話,它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觀點,至於詳細的事件敘述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湯英伸是誰呢?

(圖片來源:點這裡看原圖)
這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湯英伸(1967年7月26日-1987年5月15日),台灣原住民鄒族人,前阿里山鄉鄉長湯保富之子。
自小就成績優異的湯英伸,就這樣一路念到了嘉義師專(嘉義大學的前身),本有著大好前途的他,卻因為家中遭逢重大變故,心繫家中的他不得已只好放棄學業,他決定北上找工作賺取收入來補貼家用。
在因緣際會之下,他在報紙上的徵才廣告看到了西餐廳徵才的欄位,於是便開心地前往面試,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家餐廳竟然是一家黑心仲介,他也被轉介至台北市的一家「翔翔電腦乾洗店」,殊不知這也讓湯英伸一步步的墜入地獄深淵。
事件發生前後緣由
湯英伸被轉介到這家洗衣店工作之初,店家便無來由的扣留他的身分證件,並以無理的理由迫使他欠下3500元的介紹費,對當時急需用錢的他來說,又是雪上加霜的情況。
對比他欠下的3500元介紹費,雇主給予他的每日薪資僅僅是200元整,每日還被要求必須超時工作約17個小時,疲憊不堪的他只能利用空檔休息,睡在僅用一塊布簾和一張板架隔出的灰暗角落。
而引爆整件事件的催化劑則是不堪入耳的言語辱罵,雇主時不時的以番仔(漢人以此羞辱原住民,是個非常不雅的稱呼)辱罵湯英伸,更大大加深了湯英伸內心惡魔的覺醒。
在工作僅9日之後,1986年的1月25日夜晚,湯英伸被雇主搖醒,示意他開始工作,這個蠻橫不講理的要求成為了引爆點,由於湯英伸當時喝了些酒,在酒意發酵的催化之下,雙方起了非常嚴重的口角。
湯英伸情緒失控之下,手持拔釘器攻擊雇主臉部及後腦,連趕來阻止的雇主老婆也連帶被攻擊,另外為了避免事情東窗事發,湯英伸所幸連雇主2歲的女兒也一併殺害。
湯英伸酒醒之後,對於自己鑄下滔天大錯也感到非常的後悔,但這不代表他可以不用負責任,在歷經數月的法院訴訟的攻防之後,湯英伸仍於1987年5月15日執行槍決,成為了台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年僅19歲)。
部落族人的不捨,伴隨社會輿論的拉扯

(圖片來源:轉貼至我是中壢人臉書社團)
最愛自己的人,終究是身邊的親人
湯英伸在遭遇這一個事件之後,受到最重打擊的當然就是他身邊的親友,大家都極力的想透過各種方式去營救他,雖然希望渺茫,但湯英伸也在此刻了解到了,他的家人們究竟是有多麼的愛他。
社會輿論發聲,雖想刀下留人卻事與願違
湯英伸事件爆發之後,社會各方人士,包含政界、教育界多名人士為湯英伸多方奔走,為了就是希望槍下留人,雖然最後依舊是執行了死刑,湯最終還是得為自己犯下的罪孽付出代價。
直到今日,不時都還會有人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來聲援湯英伸,例如我喜歡的一個youtuber《異色檔案》,專門製作各個意義深遠的社會事件的影片,也曾經做過湯英伸事件的相關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執行槍決時,湯英伸拒絕法醫為他施打麻醉藥,因為他說「自己罪有應得、所以必須親自接這個痛苦」。
原住民權益實質性獲得提升
湯英伸死後,台灣原住民的權益才得到重視,原住民甚至漢人知識份子普遍有了覺醒,社會開始正視原住民就業政策、輔導等問題後。湯英伸所屬的「曹族」最後被還原正名為「鄒族」。
總結
我個人覺得湯英伸事件在台灣的歷史上,雖然是一件悲慘的事件,甚至是許多人在學生時期的歷史課本中,都不見得被多少人給記住,但它確實影響了原住民族群的後續發展,其意義上所帶來的啟發其實遠比想像的更多。
再來說到種族歧視,這個概念在人類的歷史上其實由來已久,撇除古代的歷史不談,近期大家可以想到的就有納粹排擠猶太人、美國黑人欺侮白人、甚至是亞洲人在美國都經歷過無數霸凌的事情。
私心覺得種族歧視是一個很難根除的觀念,就連處於21世紀的現代,依然存在許多帶有種族歧視眼鏡去看待他人的人,只能說,我們只能繼續教導下一代的孩子們正確的觀念。
希望歧視,真的有徹底改善的一天,與大家共勉之...
延伸閱讀:【A嫩談人物誌】|一首讓日本自殺率降低的神曲|中島美嘉|逆境中逆襲的NANA|
延伸閱讀:【A嫩談人物誌】|周深的嗓音是天使給予的天賦|天生為了音樂而活的歌手
延伸閱讀:【A嫩碎念】|梨泰院踩踏事件帶給我的省思|盤點世界前5大踩踏事件|人性恐慌的真實展現
如果您喜歡這類型的相關文章的話,不妨可以追蹤上方的臉書粉絲團-『A嫩說|冷知識 |人物誌|影音評論』,每當有最新文章發布時,我都會在那邊即時更新。
而對於我為什麼會想分享這類型善惡觀念探討的文章感到好奇的人,可以讀讀我的這一篇文章了解更多:【A嫩碎念】何時開始經營部落格重要嗎? 為什麼我35歲才開始經營BLOG呢?
另外,如果你覺得這一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也可以點選上方的社群分享按鈕,幫忙把這一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的人看到,你們的支持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